|
|||||||||||||||||||||
【類別】:醫學病理 |
|||||||||||||||||||||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最新進展 |
|||||||||||||||||||||
撰文者: 邱俊仁醫師( 現任:邱俊仁診所負責人) 典型的逆流性食道炎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為最主要症狀,而在發生率方面近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研究,美國人有60%在過去一年內有經歷過上述的症狀,其中20%的人有較顯著的症狀,即至少每週發作一次。台灣的研究也有相似的情形,約25~35%的人常有典型的逆流性食道炎症狀,而所有的胃鏡檢查的病人中有6-12%診斷是糜爛性食道炎,較20年前約增加5倍。 非典型性逆流性食道炎的診斷增加: 當胃液(包含胃酸及胃蛋白脢)不正常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進入氣管,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而產生非典型逆流性食道炎的症狀,如:慢性咳嗽、部份氣喘、聲音吵啞、喉部異物感、胸悶、非心因性胸痛等症狀。通常這類病症在胃鏡下常表現正常,但其實食道粘膜已有微小變化足以產生症狀。這種情況下,更敏感監測胃酸逆流的儀器才能確切診斷,本院的研究顯示,以24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術檢查顯示,37%有症狀但胃鏡正常的病人有不正常的胃酸逆流。 新了解的致病機轉而改變的治療方式: 大部份輕度至中度逆流性食道炎,是因下食道括約肌(或賁門)不正常放鬆導致胃酸逆流至食道而引起。這種暫時性下食道括約肌放鬆(簡稱TLESR)其實屬於調節胃內壓力的一種正常生理機轉,正常人在喝完汽水後的打嗝或噯氣也會產生。但如發生次數太頻繁則會刺激食道粘膜引起食道炎。新的治療嘗試為使用藥物Baclofen(原使用在肌肉鬆弛劑),擁用強力的抑制不正常的下食道括約肌放鬆(TLESR),有其良好的減少胃酸逆流、打嗝等效果。 新的質子幫浦拮抗劑(PPI): 要能夠使中度至重度的逆流性食道炎痊癒,良好的胃酸控制很重要。新的左旋樂酸克(Nexium)的治療效果更快更好,使用4週後有82%逆流性食道炎痊癒,使用8週後療效可達94%,相較於傳統樂酸克(Losec)4週為69%,8週為84%的癒合率效果較顯著。 腹腔鏡手術療法及內視鏡療法: 對於中度至重度逆流性食道炎,雖然藥物的治療效果良好,但常有停藥後復發等問題困擾。所以重度逆流性食道炎的病人,如果不想長期藥物治療可選擇腹腔鏡抗逆流手術治療,使賁門處緊一點,改善胃酸逆流。另外,非手術的內視療法(Endo-Cinch)也可經由內視鏡將下食道括約肌處用不可吸收縫線”束緊”一點,安全且防止胃酸逆流效果良好。 由於飲食習慣西化,或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的下降,使得逆流性食道炎發生率逐年增加,而成為一普遍常見的疾病。新的制酸藥物有更好的治癒效果,新的腹腔鏡或內視鏡逆流術治療也更安全,效果良好,減少長期吃藥的困擾。但是治療各種程度逆流性食道炎,最重要的仍是最便宜而有效的方式—即調整個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
|||||||||||||||||||||
|
[推薦好店]
4C快修連鎖-
-手機/電腦/筆電/平板-專業維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