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類別】:醫學病理 |
|||||||||||||||||||||
腦神經衰弱 |
|||||||||||||||||||||
認識身心症!! 常聽到的「腦神經衰弱」其實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精神官能症』又稱『心身症』或『身心症』或『自律神經失調』。 心理因素會影響到身體功能與身體疾病,當承受過重壓力,身體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可能會出現失調的情形,嚴重的會產生各種身心疾病出來,如焦慮、憂鬱或恐慌…。 精神官能症主要的核心症狀為焦慮及伴隨焦慮而生的一系列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其影響所及為大多呈現在由自律神經系統支配的生理機能上,如: ◎ 心臟血管系統:冠狀動脈疾病、原發性高血壓、鬱血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管性頭痛、偏頭痛等。 ◎ 呼吸系統:常見的有過敏性鼻炎、氣喘、過度換氣症候群等。 ◎ 消化系統: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食道迴流、嘔吐、腸胃道激躁症等。 ◎ 泌尿生殖系統:頻尿、與月經週期有關的症狀,如經痛、經前緊張症候群等。 ◎ 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功能,易生大大小小的毛病。 ◎ 皮膚系統病變;肌肉骨骼系統:下背痛、肌肉緊張性頭痛。 ◎ 分泌系統:低血糖症、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腦下垂體機能不足等。 有很多精神官能症的症狀,常常由各項檢查中找不出明顯病因,但病人仍反覆感到不舒服;有些醫師常會無心地告訴病人說:「你沒有病!」更使人無所適從,只好不斷重複各樣檢查與治療,或者只有尋求偏方或民俗療法,致使無所適從。 焦慮和畏懼是人類最普遍的情緒反應之一,是一種可以強化注意力和反應,有助於個體適應情境改變或危機的正常生物行為。但是當焦慮所產生的自律神經反應太過頻繁、強烈、或持續過久,造成個體功能障礙時,即可稱之為病態焦慮。畏懼則是一種針對某種已知情境或物體所產生的害怕感覺,通常伴隨逃避的行為。 精神官能症的疾病: 畏懼性焦慮障礙症(懼曠症、社交畏懼症、特殊單一型畏懼症)、 其他焦慮障礙症(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 強迫症、 嚴重壓力反應與適應障礙症(急性壓力反應、創傷後症候群)、 適應障礙症、 轉化與解離障礙(解離型失憶症、解離型迷矇、附身、或多重人格)…。 精神官能症的成因: ◎體質因素:主要呈現在神經生理機能、神經內分泌機能、和神經免疫機能上。總括來說,通常的情況是,當一個人承受太多的壓力之後,經由大腦的反應,而影響到全身的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系統,而影響到全身的內臟器官功能。 ◎ 心理社會因素:在人格特質上,緊張型、依賴型、敏感型、過度求完美型、強迫性格型、不成熟型的人在遭逢心理衝突或過度的壓力時,就容易罹患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的治療: 一旦身體持續的存在某種或某些生理症狀,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時,最好儘早就醫,以排除心身症以外的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但若幾位醫師的診斷與一系列檢查後,已確定沒有器質性因素,就應當考慮自己是否患了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的治療方式包括了: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個別心理會談、團體心理治療…等;通常醫師會針對病情的程度與個人的個別差異性,來安排個別化的治療。精神官能症基本上是一種輕型精神科疾病,在確定診斷後,如果能與醫療人員充分配合,接受適當的治療,再學習一些自助的方法,並勤加練習,其實是可以處理與治癒的。 |
|||||||||||||||||||||
|
[推薦好店]
4C快修連鎖-
-手機/電腦/筆電/平板-專業維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