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類別】:醫學病理 |
|||||||||||||||||||||
暴食症 |
|||||||||||||||||||||
心因性暴食症 治療須長期抗戰 心因性暴食症(Bulimia),通常被稱為是暴食症,它的特色常常是暴食--也就是在短短的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這個暴食緊跟著的是企圖要排除食物與熱量,用所謂「清除」(purge)的方式。 暴食症大部分發生於女性。當我們聽到暴食症這個名詞,大概很快就會聯想到一些胖得快要走不動的女人。其實不然! 暴食症患者並不是胖子,她們的體重往往都在正常的範圍內,也許胖一點,也許瘦一點。只是她們的體重波動會比較大,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有四至七公斤的波動。 有的暴食症患者正常的吃,有些整天則嚴格的節食。不管怎樣,暴食症的女人對食物總是又愛又恨。她們處在一場永不休止的戰爭中。 暴食症的基本特色是:(1)暴食,而且意識到自己吃的模式是不正常的。(2)重複的透過嚴重的節食、自我催吐,使用通便劑、瀉藥、灌腸劑、利尿劑、藥物或過度運動,企圖要減肥。 (3)暴食與清除行為平均每星期至少兩次,此情形持續三個月以上。(4)恐懼自己不能自主的停止吃東西。(5)在大吃後伴隨著自我貶價的想法。(6)在自我評價時過度被體型與體重影響。 治療暴食症不像是在治療感冒吃個藥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它比較像是要戒菸、戒酒一樣,需要持續的努力與警覺。 暴食症患者往往是低自尊,所以外在一有壓力,她很容易感受到焦慮,就會習慣用食物來發洩。又因為她是低自尊,對自己沒有信心,她就會極端的用身材來評價自己。只要自己一胖起來,她就覺得自己醜得要死。 所以,要治療暴食症,提升個體的自尊是一個根本的工作。但這也是最難的部分。 治療者可先從改變個體吃東西的模式、解決她生活上壓力、改變她偏差的想法……,一步步的做起。 食物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它可以是一份享受,它也可能成為問題的根源。 我們可以說,男人藉由抽煙喝酒在紓解壓力,女人則喜歡透過食物來紓解壓力。兩種方式都沒有什麼錯,只是一旦走上了極端,這些行為都會變成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暴食症又稱「貪食症」,患者食慾亢進,進食量大增,但又害怕被人發現,所以會偷偷躲著進食。據研究,暴食症的患者和厭食症一樣,大多有扭曲自己身體形象,或極端追求美好身材,即害怕肥胖的心理。通常暴食症的發病過程,是先從節食行為開始,節食使患者陷入飢餓狀態,但卻無法減輕體重,或達到自己的要求,於是心理產生挫折、無助、失落的感覺,開始藉著暴飲暴食,以滿足內心的空虛。但暴飲暴食之後,為去除內心的罪惡感,又開始催吐、導瀉,如此惡性循環,直到身心出現食道炎、腸胃炎、新陳代謝失常、血鉀降低、全身乏力、心律不整、腎功能受損或情緒不穩、羞於見人、逃避人群等現象時,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暴飲暴食的行為。 |
|||||||||||||||||||||
|
[推薦好店]
4C快修連鎖-
-手機/電腦/筆電/平板-專業維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