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類別】:醫學病理 |
|||||||||||||||||||||
梨狀肌症候群 |
|||||||||||||||||||||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一]解剖與功能 1.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一條小肌肉,起點在薦椎(sacrum,一般俗稱的尾椎)前面,終點在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髋關節外側可以摸到骨頭突出的地方)。它的作用是讓髖關節做外旋(external rotation)的動作。 2.梨狀肌在解剖上的另一個重要性,在於我們的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從臀部出來向下進入腿部時,恰好是從梨狀肌的下方穿出來。甚至解剖發現有15%的人坐骨神經是直接穿過梨狀肌的肌肉出來的。所以這條肌肉如果發炎或腫脹時,若是壓迫到坐骨神經,就可能產生大腿麻痛的現象。 (坐骨神經受壓迫還是以發生在腰椎的機會最多,像是年輕人的椎間盤突出,或是中老年人的腰椎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或腰椎狹窄等等。「梨狀肌症候群」只是「坐骨神經痛」許多原因中的一個。) [二]原因與症狀 梨狀肌的問題主要有兩種:一個是只有梨狀肌的拉傷,另一個就是合併坐骨神經的壓迫。 梨狀肌負責髖關節的外旋,因此反覆的髖關節外旋動作會造成梨狀肌的疲勞,甚而引起梨狀肌腱的慢性發炎;外力造成的髖節強迫內旋(有時會在摔倒時發生),也有可能造成梨狀肌的拉傷。 梨狀肌肌腱炎或是拉傷,會感覺到臀部深層的疼痛,並且會因蹲坐等動作對肌肉造成的拉力,而加重疼痛的感覺。檢查時會發現在梨狀肌的位置有壓痛;若是肌腱炎,痛的位置可能會比較靠近股骨大轉子。 做梨狀肌伸展動作(平躺仰臥,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用手施力將大腿和膝關節向對側下腹部壓迫)也會感到疼痛。 如果有壓迫坐骨神經的現象,還會有疼痛或痠麻感沿著大腿後側向下放射的現象。 [三]治療與處理 1.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休息時間的長短及是否須服用消炎止痛藥,視嚴重程度而定。 2.用物理治療(經皮膚電刺激 、超音波、低能量雷射…等)減輕疼痛。 3.梨狀肌的軟組織徒手治療。這必須找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或運動傷害防護員來做。做法是:患者俯臥,屈膝成九十度,治療者以上半身控制患者小腿,以使髖關節被動地外旋或內旋;治療者以手肘沿梨狀肌肌肉走向施壓。治療時先讓髖關節外旋(小腿偏向身體中線),再做髖關節內旋(小腿偏向身體外側)。內旋的持續時間可以稍微拉長,有助於放鬆梨狀肌。徒手治療對於梨狀肌症狀的改善效果不錯。 4.加強髖關節外旋肌群(包括梨狀肌)的伸展性和肌力。梨狀肌的伸展動作怎麼做?如同前面檢查時所提到的:平躺仰臥,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自己用對側手拉住傷側膝蓋,將大腿和膝關節拉向對側的下腹部。髖關節外旋肌群的肌力訓練怎麼做?如果沒有訓練器械或治療師的幫忙的話,自己到腳踏車行要一條報廢的腳踏車內胎,一邊固定在柱子或門把上,就可以自己在家裡做肌力訓練。動作有一點像踢毽子的樣子:髖、膝關節屈曲,阻力施於小腿下方進近腳踝處,對抗阻力做小腿向身體中線旋轉抬高的動作(這時髖關節就是做外旋的動作)。 5.運動時使用肌內效貼紮(kinesio taping),可以減輕梨狀肌所受到的張力負荷。 所以此症一般都是尋求骨科或是復健科專科醫師來診治,目前一定等級以上醫院(如醫學中心)均有處理此症的能力,建議可以就近治療。 |
|||||||||||||||||||||
|
[推薦好店]
4C快修連鎖-
-手機/電腦/筆電/平板-專業維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