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陳惠惠、劉惠敏/台北報導】

一位從日本抵達香港機場的旅客,接受醫護人員的輻射檢測。
(路透)
日本輻射外洩,引發國人恐慌。衛生署公布全台51家輻射健康諮詢門診,提供輻射汙染檢查後,這兩天就醫民眾多是留日學生,其餘為諮詢電話,都想要索取碘片並諮詢如何自保。
「我女兒剛從日本回來,好怕她被輻射汙染。」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主任王世楨說,這兩天輻射門診患者不多,只有2、3位留學生被家長帶來就醫,所幸情況並無大礙,其餘大部分民眾都想索取碘片。王世楨強調,目前台灣民眾並不需要服用碘片,盲目服用,反而可能產生副作用。基隆長庚、林口長庚、台大、馬偕的輻射門診也接到許多諮詢電話,不少人請教如何自保。
王世楨說明,輻射門診訂有標準流程,疑被輻射汙染的民眾就醫時,必須先接受醫護人員以輻射偵檢器進行全身檢查,一旦發現身上有輻射反應,須立即脫去衣物、鞋子,換上醫院服裝,再重新偵測。
若仍發現輻射殘留,就必須沖水淋浴,再檢查一次;如果仍沒通過,醫師將為患者進行血液常規檢查,只要抽1CC血液,就能瞭解血液中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是否異常,尤其白血球中的淋巴球對輻射相當敏感,一旦遭汙染,淋巴球數目立即下降。
王世楨說,血液常規檢查約一小時可知結果,若情況不嚴重,患者只要回家觀察,一至兩周回診追蹤一次,至少追蹤兩個月。不過,若發現輻射汙染嚴重,就必須收治住院,觀察血球數目是否持續下降。
針對輻傷患者,台北榮總規畫兩間輻射病房,室內空氣全面濾清,牆壁四周有鉛塊屏蔽,隔絕放射線。此外,病房有獨立排水系統,患者排泄物也集中處理,民眾不須擔心輻射造成二度汙染。
輻射衣物及汙水如何處置?王世楨說,院方設有專門儲存放射線廢料場所,一段時間後,輻射汙染物品將運送至原能會核能研究所處理;汙水將集中地下儲存水槽,待輻射濃度下降,才將汙水排放釋出。
輻射自保Q&A
Q:沾染輻射塵衣服該如何處理?
A: 脫下後按一般程序洗滌即可,不必留置室外及丟棄。
Q:如何清除身上輻射塵?
A: 淋浴沖洗,避免刷洗,因刷洗可能造成皮膚傷口,導致輻射塵粒子滲透。
Q:何時看診?看診時,該掛哪一科?
A: 目前已有51家醫療院所開設「輻射健康諮詢門診」,民眾可上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 tw)「日本核災衛生醫藥專區」查詢。
Q:哪些人需要至輻射健康諮詢門診就醫呢?
A: 自日本返國旅客,若感覺身體不適,可以前往醫院諮詢、看診。因日本輻射塵尚未影響台灣,無出國旅遊史的民眾不必恐慌。
Q: 預防輻射損傷,多喝綠茶、吃黑芝麻或深綠色蔬菜有用嗎?
A: 綠茶、深綠色蔬菜對身體有好處,但學理上未被證實可有效去除或預防輻射傷害。
Q: 若沒有碘錠,吃海帶、綠藻、海苔等含碘食物能防輻嗎?
A: 食物裡的碘含量無法與碘錠相比,以現階段台灣的狀況,也不需要吃碘錠。
諮詢/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主任王世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