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類別】:健康資訊 |
|||||||||||||||||||||
危害健康物品-安非他命(一) |
|||||||||||||||||||||
來源:由鹽酸麻黃素合成。國內濫用之安非他命主要為甲基安非他命。 性狀:純品為無色至淡黃色油狀物,其鹽酸鹽或硫酸鹽為微帶苦味之白色結晶體粉末。甲基安非他命鹽酸鹽結晶如細碎冰塊,匿稱冰塊(Ice)目前市面流通之 包裝已由保濟丸瓶裝改為封口小塑膠袋裝。 濫用方式:口服、注射或鼻吸或與菸草混合後抽吸。 毒害:興奮中樞神經,雖具有欣快、警覺及抑制食慾之作用,重複使用會成癮,中毒症狀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慾喪失。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症候群。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停用之脫癮症狀包括精神呆滯 、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鬱,有自殺之傾向。 對於安非他命的預防及治療,基本上可以分為下列幾個方向: (1)加強宣導,讓民眾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也在各級學校做例行的篩檢工作,達到早期發現、早期勸阻的目的。這也就是公共衛生所謂的「一級預防」。 (2)對於成癮個案所引發的戒斷症狀加以治療;對於成癮個案或已經戒掉個案,如果還有精神病症狀,則加以治療。這兩點屬公共衛生的「二級預防」。 (3)個案一旦不再吸食後,要進行其心理重建和社會重建,才不至於重蹈覆轍。這是「三級預防」。 以下根據上述幾點進一步說明。 常見的錯誤觀念 目前安非他命似乎有減緩的傾向,恐怕主要應歸功於全國各界的熱烈宣導。然而,安非他命仍未完全滅絕,宣導工作是有待加強的,特別是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例如: (1)「安非他命不會上癮」:其實安非他命的上癮往往以情緒低落、沒精神等症狀出發,而不是像海洛因那類大吵大鬧,才會遭人誤會,以為不會上癮。 (2)「安非他命可以解酒」:安非他命是可以減輕酒意,但不能化解體內的酒精成分,對於身體的傷害還是一樣嚴重的。 (3)「安非他命不會傷腦」:很多青少年以為只有吸膠會影響腦病變,其實吸食安非他命造成的精神病案例,遠比強力膠還多;而且大部分的人即使不再吸食後,還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 (4)「安非他命可以提神」:其實提神只是暫時的效果,一旦停止吸食,個案往往要昏睡好幾天,反而得不償失。 類似的錯誤觀念還很多,以上只是列舉個人在醫療工作上與個案接觸的小小經驗。 宣導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對青少年「正確人生觀的建立」;並且應對青少年的好奇心,加以適當的解釋和勸阻。 戒斷症狀的治療 安非他命成癮後,大約在停藥廿四小時內,便會有戒斷症狀出現。 先是一種被擊垮的感覺 ( crash) ,患者會昏睡二到三天,此時的處理便是儘量不要去干擾他,只給予支持性療法。之後,病人較為清醒,但仍呈現倦態及情緒低落等情況。較嚴重的時期為時約三週左右,有人建議可以使用抗鬱劑治療,以縮短病程,不過並非必要。至於有些病人因為心理及生理成癮的緣故,會有渴望藥物的心理,則需要心理的治療和環境的配合 。曾經也有嘗試使用藥物治療成功的例子,譬如服用三環類抗鬱劑和鋰鹽等。這些治療通常在精神科門診就可以進行。慈院精神科成立以來,曾處理過三十幾個純粹的戒斷症狀。 這類患者,如果不即時戒斷,情形會越來越嚴重。最嚴重的是服用高劑量安非他命及利用靜脈注射的人,他們常一天中多次注射,以致連續三到六天不睡不吃,隨後再一到二天的沈睡,醒來後,又開始另一個循環。這群人大多有精神病症狀出現,而有些則是強迫性藥物使用者,生活功能會因此而敗壞,並滋生暴力等問題。 有時,有些個案因為長期使用而出現了耐藥性,要很大的藥量才有感覺,以致於逐漸有過度使用的傾向,而導致「急性中毒」,通常這些個案要立刻送急診就醫。國內目前至少有十餘個因為過量使用而死亡的個案。 |
|||||||||||||||||||||
|
[推薦好店]
4C快修連鎖-
-手機/電腦/筆電/平板-專業維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