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品將在九月一日降價,再度引發藥界土洋大戰。本土藥廠批評中央健保局圖利外商,以致國產藥品大失血,外商藥廠指責健保局核價不公,銷入台灣的原廠藥已是世界最低價,土洋藥廠都到衛生署告狀,揚言如不解決,還要上告。
依據健保局公告的「第五次藥價調查後續藥價調整方案」,九月一日起,將要調降五千七百項藥品的給付,預計一年可再減少新台幣六十億元的藥費支出。
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預定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他們認為國產藥這次的平均降幅達一成五,是佔藥費高比率的高價原廠藥的五倍。
製藥工會指出,中央健保局長期以偏高藥價支付專利逾期的外國藥,本土藥廠以較低價格供應健保市場七成五用量,這次卻遭到大幅調降國產藥價,令本土藥廠極為錯愕。
代表外商藥廠的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秘書長程馨則表示,健保局幾次大砍健保藥價,台灣的原廠藥價已是世界最低,導致很多藥廠把新藥拿到藥價較好的韓國、中國大陸上市,延後在台上市時間。
程馨指出,本土藥廠長期低價傾銷藥品,健保局卻給予「下限價」的保護,讓本土藥廠有製造價差的空間,健保局這次查價仍未反映真實藥價,並以不當的「分組分類」核價方式,使得原廠藥品受到傾銷藥品的拖累,已至成本邊緣。
土洋藥廠代表近日先後拜訪衛生署長侯勝茂,侯勝茂指示健保局與藥界多多溝通;不過本土和外商藥都已放話,如果健保局不重新核定藥價,將會向高層陳情。 2007/08/02 中央社
藥廠挾專利自重 病患難逃的惡夢
為因應禽流感疫情,智財局強制授權衛署,必要時可自行生產羅氏藥廠的克流感。強制授權是指:在未經專利權人同意的情形下,由國家授權利用這項專利權。記者陳再興/攝影
【文/言山水(文字工作者)】
「癌症標靶治療新藥一個月藥費近十萬元,民眾無力負擔盼納健保給付」、「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立法通過,生物科技類股飆漲」,這兩則看似毫無關聯的新聞,卻可能讓新藥專利權與民眾生命權的衝突越來越嚴重。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醫學診斷技術日益進步,各種早期與晚期癌症難逃醫師法眼的今日,診斷出癌症後,如何有效治療,成為北半球富國最關注的課題,全球各大跨國藥廠競相研發標靶治療藥物,只希望能研發出下一個像肺癌標靶新藥「艾瑞莎」一樣火紅的新藥。
這些癌症新藥所訂出的天價,大概只有北半球有醫療保險的富裕國家人民才能負擔,但如果少了醫療保險給付,這些國家的中產階級也只能望藥興嘆。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半球的非洲大陸,許多愛滋病患因為買不起抗病毒藥而死亡,這些人的年齡,年輕到還不必擔心癌症的問題,但他們面對的惡夢,其實跟北半球的癌症病人一樣──跨國藥廠挾專利權自重,訂出相對於民眾收入宛如天價的新藥價格,不顧公共利益,只為獲取最大利潤的結構性問題。
台灣為了搭上生物科技產業與新藥研發的熱潮,夢想再創如同台積電與聯電帶動的半導體經濟盛世,仿照美國鼓勵研究人員創業與技術轉移的拜杜法案,在今年六月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法條開放新創生技新藥公司的主要技術提供者,如果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時,有公務員身分的研究人員經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百分之十以上股權,並可擔任創辦人、董事,不受公務員服務法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的制。
國內生物科技學術界的大老也表示,美國1980年代初期通過拜杜法案,對美國生技新藥產業引發巨大效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也將對台灣生技新藥產業發生「爆發性推動力」。
但是,這個爆炸性推動力,是讓國家資助的新藥研究成果流入私人口袋、讓新藥價格越來越高?還是會造福所有台灣人民,讓民眾能用公平的價格享受國家資助的新藥研發成果?
從美國拜杜法案通過後,跨國大藥廠大肆收購官方資助的大學與實驗室專利新藥,新藥價格居高不下。美國暢銷書《藥廠黑幕》的作者馬西亞•安卓也指出,「大藥廠自行研發的新藥日益稀少,藥廠愈來愈倚賴學術界、新成立的小型生化科技公司,以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拜杜法案無疑是天外飛來、送給大藥廠的大禮」。因此,到底台灣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後,對民眾來說,是福?是禍?答案已呼之欲出,民眾維護自身健康的生命權,只有等著被大藥廠專利權宰割的分。
二十一世紀的人民,似乎早已擺脫國家巨靈的陰影,但橫亙在我們眼前的另一個巨靈,依舊是十九世紀哲學家馬克斯早已分析透徹的資本主義,這個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結構,不但操控我們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