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真的解禁了!衛生署昨天表示,將修正瘦肉精殘留標準,原本一律不得檢出之瘦肉精成分Ractopamine(俗稱培林)及Clenbuterol將重訂安全且合理殘留量。農委會也表示,「瘦肉精」不再列禁藥,且「所有動物」都可使用。
對於瘦肉精開放政策急轉彎,衛生署與農委會官員都聲稱,「沒有感受到壓力」。
不再列禁藥 預告合法殘留量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鄭慧文表示,為解決國內、外肉品相繼檢出瘦肉精的爭議,連續幾周衛生署與農委會不斷邀集專家學者召開跨部會會議,上周五會議中,終於達成解除瘦肉精為禁藥並重訂殘留標準的共識。昨日先提出上述預告。
衛生署表示,我國將允許豬、牛肉品培林殘留含量分別是肌肉、脂肪部分一○ppb、肝臟四○ppb、腎臟九○ppb,其他豬、牛可食用部位不得檢出。
實驗證明代謝速度較慢之瘦肉精另一成分Clenbuterol則允許牛與馬之肌肉、脂肪殘留○.二ppb;牛、馬肝臟及腎臟殘留○.六ppb,牛乳○.○五ppb,豬肉無論進口、國產均不得檢出。
鄭慧文強調,上述殘留量標準主要比照全世界允許瘦肉精殘留之廿四個國家中,標準最嚴格的日本所訂。日本允許豬、牛的肌肉、脂肪、肝、腎以外可食部位瘦肉精殘留量四○ppb,就此部份,我國標準訂比日本嚴。
開放用藥標準 否認美方施壓
外界質疑我國是受到美國的壓力才「犧牲國人健康」,宣布解除瘦肉精為禁藥。鄭慧文說,於訂定合理且安全的動物用藥標準,原本就是我方該做的事。衛生署的開放標準絕對顧及國人食品安全與健康。若各界對上述開放殘留量草案有疑義,歡迎於八月廿一日前向該署提出。
農委會防檢局長宋華聰表示,解禁是「依據」衛生署建議「瘦肉精吃了沒問題」,防檢局才擬解禁瘦肉精。去年十月因衛生署沒有表達意見,防檢局當時才公告瘦肉精列為禁藥;既然衛生署現在說瘦肉精吃下肚「沒有問題」,防檢局也沒有必要列為禁藥。
宋華聰說,食品衛生是衛生署權責,防檢局「不能質疑衛生署的專業判斷」。他否認美國方面有壓力,「沒有人向防檢局施壓」。
中時新聞網
國內豬肉驗出瘦肉精殘留禁藥,再度引發民眾食用與購買疑慮。醫師表示,瘦肉精食用過多會導致心跳加速,過量甚至可能導致心臟病患有致命心律不整問題,尤其,含有瘦肉精的豬隻,民眾在購買時很難用五官去分辨氣味顏色,因此提醒民眾,買肉要選品質有保障的店家,此外,由於豬肉精最容易殘留在豬隻的內臟,並且殘留量會高出豬肉幾十倍,要降低風險,食用豬內臟要更注意,有疑慮就盡量避免食用。(徐韻翔報導)
國內吃豬肉的人口眾多,最近接連檢出進口美國豬肉以及國產豬肉都含有瘦肉精成分,引發民眾在選購與食用時的疑慮。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瘦肉精的藥物成分,其實也用於氣管擴張劑的醫療用途,不過,瘦肉精的這種成分人體食用過多,會刺激交感神經,增加分泌,導致心跳加速、心律不整的副作用,甚至會有手發抖,噁心嘔吐現象,假如過量攝取,本身又有心臟疾病的食用者,甚至會出現致命的心律不整,肝不好的人也會增加代謝負擔。
至於瘦肉精所以引起的消費疑慮,醫師指出,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與一般豬肉相比,用眼睛觀察顏色、肉質等,或是味道其實都很難分辨,他建議民眾,如果真的擔心,在選購時,可以選擇有信譽的店家挑有認證核可的肉品,價格過於低廉也要注意,以免買到問題豬肉。
值得注意是,如果豬隻體內有瘦肉精,內臟所含的殘留量會遠高過肉品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因此,在選購時如果擔心,包括豬肝、豬心等內臟器官,就盡量避免選購,降低風險。
不過,林傑樑強調,以這次衛生署所驗出國內豬肉的培林瘦肉精含量為0.37ppm,如果真的吃到問題肉品,依個人體重不同,也得吃上100到200公斤的豬肉,才會對人體有危害,因此民眾也不需過度擔心。
醫師表示,依據美國FDA規定,瘦肉精成分中,豬肉只能夠使用培林這種藥物,規定每一公斤每人一天攝取不能超過1.25微克的培林瘦肉精,超過限制,會有害健康,至於我國則全面禁止使用,連培林成分也不得驗出。
中時新聞網